
春风轻拂山野绿,知识芬芳润心田。近日,云旭山联校的孩子们手持笔记本与学具,踏上田野课堂之旅。这所乡村学校以独特的“1+N”思政拓展课堂模式,将春日山野变为立体生动的教科书。
在学校“校社课堂”的实践基地上,朱玉萍老师正带领六年级学生开展别开生面的“春耕思政课”。孩子们抡锄翻土,欢声笑语中见证蚯蚓钻土、机器耕作的高效。朱老师掰着手指头算账:“过去十亩地得二十人干一天,现在机器半小时搞定!”孩子们听得瞪圆了眼。收工时,平时挑食的一名学生攥着泥块说:“原来种稻子这么费劲,以后吃饭不能浪费!”这堂沾着泥土香的思政课,让孩子们懂得了什么叫“粒粒皆辛苦”,也悄悄在心里播下了科技兴农的种子。
春阳斜照,吕静老师的“现象式科学课”在老柳树下展开。以“柳树会开花吗”为引导,掀起思辩浪潮。在老师的指导下,孩子们仔细观察柳树的花形结构。吕老师借柳树扦插繁衍之道,引申出人生“留白”的智慧。
刘莉老师的《三月桃花水》课堂,在粉墙黛瓦的乡村小学里酿着诗意。她带孩子们轻启木窗,驻足河畔见证了春日里桃花水的清澈透明,聆听河水潺潺流动的声音,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旋律。
在油菜花海中,陈菲老师的“移动式英语课”打破了学科边界。孩子们席地而坐,在芬芳的花海中比较着“春”与“Spring”的异同。微风拂过,花瓣摇曳。孩子们恍然大悟:原来最生动的语法课不在黑板前,而在春风里;最形象的单词教学不需要PPT,盛开的油菜花就是最好的教具。
该校负责人说:“我们追求的教育,不是精致盆景的简单复制,而是如参天大树般扎根乡土。用柳枝丈量春光,以方言传唱科学,让城乡教育在交融碰撞中,孕育出中国乡村教育生机勃勃的新未来。”
(通讯员:张若琳 二审:谭智超 三审:贺礼富)
责编:李霞
来源:石鼓区教育局
1533个岗位点燃盛夏求职热,“百日千万”招聘会架起就业金桥
石鼓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(扩大)举行2025年第9次集体学习
石鼓区:聚焦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,统筹谋划“十五五”规划
石鼓区:聚焦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,精准谋划“十五五”规划
共叙军民“鱼水深情”!谢海蓉、赵波带队开展“八一”走访慰问活动
从“踮脚走”到“亮眼景”!角山镇利民村千亩荷塘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
全省典型!石鼓区文联在这个会上作交流发言
石鼓区:聚焦文化旅游体育高质量发展,系统谋划“十五五”规划
下载APP
分享到